2023年以工代赈带动253.4万名低收入群众务工就业
ze: 14px; line-height: 28px;">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7日 第 04 版) 本报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刘志强)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年工2023年,代赈带动低收有关部门持续抓好以工代赈工作,入群加大中央专项投资支持力度,众务实施一大批以工代赈专项项目,工业有效拓宽了农村低收入群体和城乡就业困难劳动力就近就业渠道。年工2023年,代赈带动低收通过实施以工代赈政策,入群累计吸纳带动253.4万名低收入群众务工就业,众务人均增收1.4万余元。工业 以工代赈专项投资项目吸纳28万名农村低收入群众就近就业,年工人均增收1万余元。代赈带动低收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财政部下达2023年度以工代赈中央投资109亿元,入群较2022年度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34亿元,众务支持有关省份共实施2710个以工代赈专项投资项目,工业全年累计吸纳28万名农村脱贫人口和其他低收入群体参与工程建设,目前已发放劳务报酬29.5亿元,项目全部完工后劳务报酬占中央投资的比例将达到30%以上。 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实施以工代赈带动183.6万名群众就业,人均增收1.6万余元。各地充分挖掘重点工程项目主体工程、附属临建和工地服务保障、建后管护等环节用工潜力。2023年,25个省份在64个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实施以工代赈,包括平陆运河、川藏铁路、北京至商丘高铁、西气东输等重大标志性工程,累计吸纳20万名群众就业,已发放劳务报酬36.1亿元;25个省份在17个中央投资专项中实施以工代赈,共吸纳34.1万名群众就业,已发放劳务报酬41.3亿元,覆盖农业农村、交通、水利、能源、生态、城镇建设、灾后恢复重建等领域;31个省份在6900个省、市、县三级各类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涉及各等级公路、中小河流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共吸纳129.5万名群众就业,已发放劳务报酬220.8亿元。 在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中实施以工代赈吸纳41.8万名群众就业,人均增收近0.8万元。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农业农村、交通、水利、林草等部门,指导各地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小型灌区治理、“四好农村路”等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领域广泛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进一步扩大“赈”的效果。2023年,30个省份在9967个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中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共吸纳41.8万名农村低收入群众就业,发放劳务报酬33.2亿元。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关键词管理Keywords
-
- 随机阅读
-
- 欧洲央行宣布维持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不变
- 全国能源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 前三季度长江干线集装箱吞吐量稳中有增
- 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 2023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3.8%
- 1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31718亿美元
- 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同比增长14.4%
- 2023年度秋粮收购量创近年新高
- 上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八百亿件
- 中国人民银行降准0.5个百分点
- 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闭幕
- 1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回升 高于2023年同期
- 五月快递发展指数同比增长近四成
- 2023年全国住房公积金发放个人住房贷款近1.5万亿元
- 3月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1.5%
- 4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继续回升
- 前10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8.1%
- 电商混战能拼出竞争力吗
- 近三年银行机构向脱贫地区累计发放贷款19.7万亿元
- 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6.2%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