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通”正式落地。为规范开展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相关业务,保护境内外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利率互换市场秩序,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 " />

SEO工具

今日关键词
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中国债市对外开放再进一程
当前位置 首页 > 探索 > 中国债市对外开放再进一程

中国债市对外开放再进一程

2025-10-28 01:05:44 [娱乐] 来源:
ze: 14px; line-height: 28px;">

  “互换通”正式落地。中国债市再进为规范开展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相关业务,对外保护境内外投资者合法权益,开放维护利率互换市场秩序,中国债市再进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外自2023年4月28日起施行。开放

  所谓“互换通”,中国债市再进是对外指境内外投资者通过香港与内地基础设施机构连接,参与香港金融衍生品市场和内地银行间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开放机制安排。据了解,中国债市再进本办法适用于“北向互换通”,对外即中国香港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开放境外投资者(以下简称“境外投资者”)经由香港与内地基础设施机构之间在交易、清算、中国债市再进结算等方面互联互通的对外机制安排,参与内地银行间金融衍生品市场。开放

  办法规定,“北向互换通”初期可交易品种为利率互换产品。“北向互换通”利率互换的报价、交易及结算币种为人民币。境外投资者可通过中国人民银行认可的境外电子交易平台与境内电子交易平台的连接,向境内电子交易平台发送交易指令。“北向互换通”交易在境内电子交易平台达成,交易一经达成即视为交易已完成确认。存续合约的转让应当通过境内电子交易平台开展,中国人民银行另有规定的除外。

  近年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2017年以来,“债券通”南北向通的先后推出,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里程碑。随着境外投资者持债规模扩大、交易活跃度上升,其利用衍生品管理利率风险的需求持续增加。2022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管局、香港证监会联合公布将实施“互换通”和常备货币互换安排。2023年2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办法征求意见稿。

  如今随着“互换通”正式落地,业内人士纷纷表示,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再进一步”。从“债券通”到“互换通”,从场外交易的债券延伸至场外衍生工具,内地与香港两地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也在不断深化。

  “‘互换通’是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过程中又一重要里程碑,将释放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衍生品市场的潜力。”彭博亚太区总裁李冰认为,“互换通”有望为境内外投资者带来双赢。它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可用的衍生品工具,将进一步提振外资在中国市场的参与度,同时也为境内做市商创造重要的机遇。

  “‘债券通’经过六年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从现券交易到衍生品交易,‘互换通’的推出是中国金融开放的再一次重要迈进。”德意志银行全球新兴市场中国区交易总监、德银中国上海分行副行长徐肇廷表示,“互换通”的正式起航是中国金融衍生品领域开放的重要一步,为海外客户投资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提供了套期保值的重要手段,降低了利率风险,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拼图”。

  值得注意的是,办法明确,参与“北向互换通”的境内投资者应当是具有较强定价、报价和风险管理能力,具备良好国际声誉,具备支持开展“北向互换通”报价交易的业务系统和专业人才队伍的境内金融机构法人。同时,境内投资者开展“北向互换通”业务前,应当与中国人民银行认可的境内电子交易平台签署“互换通”报价商协议。

  在额度管理方面,为确保市场平稳运行,“北向互换通”充分考虑境外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情况,初期全市场每日交易净限额为200亿元人民币,清算限额为40亿元人民币。未来,可根据市场发展情况适时调整额度并对外公布。

  办法还要求,境内外投资者和相关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应当向中国人民银行认可的交易报告库报告“北向互换通”交易相关数据,并妥善保存所有交易相关数据、交流信息记录等。同时,境内外清算机构之间建立中央对手方清算机构互联,根据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要求及各自中央对手清算风险管理制度分别管理境内、境外两端清算参与者风险,并共同管理相互之间的净额风险,其中包括建立特殊风险准备资源覆盖境内外任一清算机构违约场景下的潜在损失,建立相应违约处置安排控制溢出风险。

  “未来将根据市场发展情况适时增加投资品种,调整交易和清算额度,优化交易清算安排,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另外,两地监管当局将结合各方面情况,在风险可控、对等互利的原则下,适时研究扩展至“南向互换通”。

  •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姚 进

(责任编辑:时尚)

推荐文章
  • 我国数据库市场规模超500亿元

    我国数据库市场规模超500亿元 ze: 14px; line-height: 28px;">7月16日,2024可信数据库发展大会主论坛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互联网与应用技术工作委员会主席何宝宏代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发 ...[详细]
  • 上半年国铁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9.6%

    上半年国铁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9.6% ze: 14px; line-height: 28px;">光明日报北京8月31日电记者姚亚奇)31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披露2023年上半年财务决算。上半年,国铁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5807亿元 ...[详细]
  • 安徽推出12条 春季赏花线路

    安徽推出12条 春季赏花线路 3月23日,淮南市八公山风景区内,春游的学生在郁金香花海中玩乐,享受春光。 特约摄影 陈彬春天在哪里?在黄山无边无际的油菜花海里,在砀山万亩梨园的纷飞雪白里,在大别山漫山遍野的映山红烈焰里,在亳州灿若 ...[详细]
  • 前10月规上轻工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9.8%

    前10月规上轻工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9.8% ze: 14px; line-height: 28px;">《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05日 第 02 版)本报北京12月4日电 记者韩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近日公布1至10月我国轻工业经济运行 ...[详细]
  • 复兴号将在青藏铁路正式投用

    复兴号将在青藏铁路正式投用 ze: 14px; line-height: 28px;">《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27日 第 10 版)本报北京6月26日电 记者李心萍)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获悉:预计7月1日起,复兴号 ...[详细]
  • 国内油价迎来今年最大涨幅

    国内油价迎来今年最大涨幅 ze: 14px; line-height: 28px;">□ 自2023年4月17日24时起,国内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550元和525元。本次调价是今年最大的一次幅度上调。□ 目前来看,多个产 ...[详细]
  • 2022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17亿辆

    2022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17亿辆 ze: 14px; line-height: 28px;">经济日报北京1月10日讯记者曾诗阳)从公安部1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我国机动车增加2129万辆,保有量达4.17亿辆,驾驶 ...[详细]
  • 前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08万亿元

    前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08万亿元 ze: 14px; line-height: 28px;">《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14日 第 02 版)本报北京8月13日电 记者吴秋余)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 ...[详细]
  • 以年货消费助燃市场“烟火气”

    以年货消费助燃市场“烟火气” ze: 14px; line-height: 28px;">日前,商务部等多部门共同指导举办“2023全国网上年货节”活动,旨在紧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节日市场需求,推动实现消费场景应用创新、城乡市场联 ...[详细]
  • “她力量”助力绿色经济

    “她力量”助力绿色经济 ze: 14px; line-height: 28px;">数据来源 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女性消费推动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女性是践行可持续消费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消费领域,绿色减碳已成为 ...[详细]
热点阅读